-->

2020年9月20日 星期日

亞洲各國高等教育及創新能力排名及未來展望

 儘管世界動盪不安,但是大學的評比仍然持續進行。2021全球3大高等教育機構排行榜,包括英國《泰晤士報高等教育世界大學排名》(Times Higher Education World University Rankings,THE)、英國《QS世界大學排名》 (QS World University Rankings)及上海《世界大學學術排名》(Academic Ranking of World Universities,ARWU)都已公布。儘管評量方法及指標各有差異,但在近3年的評比結果,再再顯示亞洲的崛起,名列排行榜的亞洲學校已經在全球排名中約佔30%。


亞洲機構的表現更好,有一些關鍵模式值得觀察。首先是中國高等教育的突出表現,是建立在對人力資本的長期投資以及不斷增長的研究支出,知識得以傳播及吸收,總括而言,受惠於國家經濟的增長。

THE及QS排名中,中國高等校院進入亞洲地區排名已經超過1/5,但在ARWU排名中超過一半;明顯差距的原因在於ARWU的評量方式,與其他兩種排名差異很大,整體而言,評比結果認為中國高等校院的品質表現有所提高,特別是ARWU。

初步分析,也可看出亞洲經濟體開始重組。這包括日本、韓國在內的較發達國家的大學進入排名的比例下降。印度則是好壞參半,過去3年的THE排名提高,但是另外2種排名則略有下降。馬來西亞的大學排名進步,值得注意的是,許多新興國家的排名提高了,包括巴基斯坦、泰國、越南,某種程度還包括菲律賓。相較於經濟及社會發展,一些國家的教育發展更為顯著,巴基斯坦在THE的排名中已經有17所高等學府,2年前只有9所。

然而,值得注意處包括以下幾點。首先,進入THE排行榜的高等學府數量顯著增加,這代表擴大了評比的範圍。其次,在THE排名的前200名高等學府中,亞洲國家以中國、新加坡、日本、韓國、台灣和香港為代表。其他新興亞洲國家,包括印度,都沒有躋身前200名。這需要更長時間和耐心等待。第三,所謂亞洲各國排名重組一說不應過於強調,因為經濟發達國家,如日本、韓國,甚至包含台灣,仍相對佔多數。
剛剛發布的「2020年全球創新指標」(Global Innovation Index 2020)包含了131個國家的全面綜合評比,主要包含創新的投入和產出,進一步闡明包括有關大學排名和表現的訊息。

根據這項指標,雖然表現最佳的前10名由美國和歐洲佔據,但一些亞洲國家正在接近前10大或已躋身前10大。中國連續2年排名第14,香港排名第11(去年第13),日本排名第16(比去年第15略有下降)。韓國今年從去年的第11名上升到第10位,而新加坡則保持在第8名。

馬來西亞(第33名)、菲律賓(50名)、印度(48名)、泰國(44名)和越南(42名)位列50大之列。 在這些亞洲國家中,印度和菲律賓的名次有所提高,而越南則保持排名。

越南、印度、泰國和菲律賓被認為是創新領域的成功者,也就是說,在創新方面的表現超過其經濟發展相同水準的國家。但是,該報告也指出,與亞洲其他地區及非洲和拉丁美洲相比,表現最好的和新興國家之間不平等現象正在加劇。

要躋身進入前10名,就需要對整個創新生態系統採取全面、融合和緊密的對策,其中應包括精準的投入(基礎設施、商業環境、組織能力、人力資本投資,包括所有教育階層,大學和企業進行的研究以及獲得資本的途徑等等)和產出,例如高價值商品和服務、專利、出口、創意商品和服務,以及強勁的生產率增長等。

深入研究,中國越來越接近具備這些全面能力。該國主要優勢之一是其能夠有效率及效能地將投入轉化為產出,與投入排名第26相比,其產出排名世界第6(遠高於其總體排名)。

其他主要優勢在於人力資本、市場和商業細緻程度、知識和技術產出以及創意產出。例如,中國在企業正規培訓、中學教育(PISA評比)、專利和發明知識產權及成果是相同等級課程中最好的。並且在知識吸收、研發投資、生產力、創意產出、高價值製造業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排名。中國的評比名次與其強大的企業基礎相吻合。

而中國最薄弱的是在制度(institutions),包括政治、法規和商業環境,排名62。實際上,除了新加坡(世界排名第1),香港(第5)和日本(第8)之外,大多數亞洲國家中制度不完善是普遍現象。

印度,另一個新興的全球參與者,排名第48,並且正在逐步進步中。相對而言,印度在創新排名中的表現要遠勝於其他排名,例如聯合國人類發展指標和耶魯環境保護指標的表現。

印度的主要優勢包括知識和技術輸出,世界排名第1的ICT(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服務出口、理工科畢業生,企業在研發、貿易,知識傳播和吸收,出版品和獲得信貸能力,但是仍有隱憂。

該國在「世界銀行經商環境指標」(World Bank Doing Business Index)中的地位有所提高,但其基礎設施的素質仍比整體創新績效弱,制度效能(institutional strength)也弱,儘管這種情況正在緩步改善。

關鍵隱憂包括其環境績效(第98)和女性在高階人力勞動力市場中的參與(第101位)。其他需要關注的領域,包括ICT的取得管道和使用,這遠不及其在ICT出口方面的表現,以及創意產出,僅管印度擁有豐富而廣大的文化資產和遺產,後者可能令人驚訝。

關於亞洲經濟體,還有2點值得強調。全球創新指標衡量創新的品質,這反映在專利申請、論文引用(h指標)和該國在QS排名中排名前3的大學的平均分數。這3項參數實際上是強大的教育和研究能力的反映。

儘管美國和歐洲在創新的品質上佔居領導地位,但具有啟示性的是,印度、馬來西亞、泰國、日本和韓國在此項的排名,均高於其總體創新排名名次,這清楚地表明這些國家的創新品質正在提高。

值得注意的第2點是,創新是一種具有外溢效應(spill-over effect)的活動,包括知識的共享和傳播。為此,全球創新指標以次國家(sub-national)為範圍,對包括發明者和出版物所在地在內的科技聚落(science and technology clusters)進行衡量。在這評分上,日本的科研聚落領先於世界,其次是中國和韓國。在排名前100個聚落中,中國有17個,而美國則有25個聚落位居領先。

展望未來,新冠病毒疫情的衝擊對於這些排名和指標將有顯著影響。已經開始有未來幾年重新設計全球大學排名方法和指標的討論。

一種可能的討論是開發韌性指標(resilience indicators),可以作為獨立的排行榜或置入現有的排名指標中,該指標可以側重於大學的財務恢復能力、分散收入來源、領導大學COVID-19新冠病毒研究、與遠距與學生進行互動能力、與社區和企業接觸並管理風險,儘管訂出此類指標的難度不可輕乎。

令人擔憂的是,各國可能因疫情更進一步向內退化,從而限制了思想、知識和人才(包括學生)的自由流動,這對於全球知識經濟影響巨大。這種退縮可能會加劇全球經濟發展中的不平等現象。它可能對產業結構和價值鏈產生類似影響:在新冠病毒大流行的狀態下推動本地供應鏈和本土產業發展,儘管在某些方面具有吸引力,但我們認為這不致引發進一步的保護和貿易戰。

此外,一些發展中國家為成為重要的全球知識參與者而產生的動能,可能會受到經濟增長放緩的限制,例如印度這個全球新冠病毒染病率最高的國家。

另一方面,隨著舊工業流失過程的持續以及新工業和商業模式的出現,高等教育機構進行彈性的教育和培訓的需求,將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為重要,而靈活的教育和培訓則需要更高的適應能力。

而對研究領域產生的影響為何?是將珍貴的研究資源集中用於新冠病毒疫情的恢復和預防,而以其他領域為代價,還是會以短期經濟復甦為名義,而令人擔憂地「犧牲」研究和創新?

本文作者建議,以專家為基礎的國家之力開展全球合作是前進的方向。

文章轉自:教育部電子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