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8年7月10日 星期二

最新研究顯示:大學學業成功與否源自小學教育

近年來法國高等教育最大的問題,在於如何解決大學新鮮人程度不足,高達六成無法升上大二的窘境;法國高等教育與研究創新部部長魏妲爾(Frédérique Vidal)開出的藥方之一是允許大學依照成績,篩去學習能力較次的學生。為此,法國國家統計與經濟研究所(INSEE)的三名社會學家近日發表了一份研究報告,其中分析了1萬8,000名法國學童長達十年的生涯,並研究了他們升上大學之後的表現。法國《世界報》採訪了撰寫報告的社會學家,期望了解加強篩選是否能有效解決大學生學力低落的問題。
學生家庭社經地位 影響大學成功率 
負責撰寫報告的裕格雷(Cédric Hugrée)分析,在該報告的1萬8,000名學童中,最後升上大學的只有8千人,離法國政府希望大學畢業率達到50%的目標還有一段距離。若從學生家庭社經地位來看,來自管理階層與中間階層(管理與工人階級間之階層)家庭的學童有71%能讀到大學畢業,而此比例對出身工人家庭的學童而言只有52%,對出身移民家庭的學童而言亦低。他同時也發現,就讀專技高中的學生取得大學學位的通過率遠低於普通高中。
社會學家將大學畢業生依照學業表現優劣分為五個級別,最優與最劣都為少數,分別只佔8%與6%。次優的族群約佔三分之一,升學之路一切無阻,以女生為主;再次的族群(佔31%)偶爾被留級,多出身於狀況較佳的普通家庭;又次的級別佔21%,多為需一邊工作一邊讀書的專技高中生,絕大多數出身普通家庭。報告執筆者之一的普拉維克(Tristan Poullaouec)因此主張,若不讓大學依照成績篩選學生,確實有助於社會階層的流動。
增進大學生學力 應從小學教育改革開始
不過這份報告更重要的發現是,英雄不怕出身低:小學的成績對大學成績的影響,遠大於家庭背景的影響。社會學家們透過分析學生在國中一年級(sixième,11歲)時的數學與法語成績,發現表現好的學生,就算出身普通家庭,之後一樣能在大學大展長才。換言之,家庭背景對成績的影響,只在小學時期比較顯著。由此,報告的主筆人推論,法國如果要提高大學新鮮人的程度,不應僅從篩選高中生下手,而是應從小學教育開始改善,從根本做起,改革教學內容,穩固並加強學童的表達與推理能力。普拉維克認為,如此才能有效提升法國學生的素質。
文章轉自:教育部電子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