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8年7月10日 星期二

AI時代,澳洲孩子需要學什麼?

面對人工智慧的時代來臨,許多父母問該讓孩子學什麼,才不會被機器搶了工作,如何引導6歲的孩子能在未來10年、20年持續茁壯成長,雪梨大學的專家學者群建議「學習的動機」勝過一切。
根據雪梨大學的雪梨政策實驗室(Sydney Policy Lab)與新南威爾斯州教育廳合作的座談會政策報告「起跑點上: 最佳與最糟的時代」建議,不必過度恐慌人工智慧時代的來臨,只要因應得宜可能就是個最佳的時代。
主持本次報告的商學分析專家John Buchanan教授呼籲,家長們盡量避免給孩子諸如:創造力、協作能力、財務管理、或是人工智慧素養等,所謂「二十一世紀的技能」之類抽象的概念。Buchanan說,鼓勵孩子在解決問題中,自然啟發自己感興趣的領域,鼓勵由「做中學」勤於思考、培育專長。
報告書建議,學生尤其是小學生,必須具備強烈的學習慾望,到了高中階段,則應該更關注與商業相關的技職教育。「高中生對於選修的課程確實需要更深入去理解,然而,我們發現澳洲學校對大學入學排名積分(ATAR)過於重視,也就是我們稱為競爭性的學術課程過於重視下變相的教學導向,反之,在職業教育方面,又有太多人願意屈就市場短缺,提供雇主短期可上手的技能。」
專家們指出,長久以來澳洲主流學校的學術標準,與實用主義掛帥的技職教育格格不入,報告建議活化主流學校的學術知識、深化技職教育的職業課程,縮小「主流教育」與「職業教育」這兩方的落差與鴻溝。
以學術成績考評為重點的主流教育,歷來被評為過於抽象,學生難以理解其學習內容的重要性,或導致與學校學習疏離。反之,學生需要更多機會來接觸當前的、或者實用性的學習內容,包括在現實生活中如何處理複雜的問題。
另外,長期被汙名為「不花腦筋」的技職學校課程,許多內容已不符現行職業規範要求,降低學生更深度的參與,培養自發學習的能力。職業教育與培訓應為學習者提供深入的知識,激勵學生即使不走主流教育也能鍛鍊自我學習的能力。
雪梨大學的雪梨政策實驗室,邀集跨學科專家學者發揮研究優勢,針對政府與企業問題獻策,旨在讓大學的邊界更開放,研究更透明,促進公眾參與大學的研究教學,推動學校內外構建合作夥伴網絡。
文章轉自:教育部電子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