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大學學術排名(簡稱ARWU)固定於每年8月中由上海軟科教育信息諮詢公司揭曉。由於此項排名側重學術研究表現而非教學品質,所以受到某些學校的批評。橫掃排行榜的向來是年度預算令人咋舌的美國大學,今年也不例外。法國大學在經費上雖然無法與之抗衡,但也有3所學校進入前100名,分別是排名36的索邦大學(Sorbonne Université)、排名42的南巴黎大學(Université Paris-Sud)以及排名64的巴黎高等師範學院(École normale supérieure);索邦大學今年1月由巴黎4大與6大合併而成,首度以新院校名稱參與評鑑,南巴黎大學與去年相較則退步1名,而巴黎高師則進步了5名。整體而言,進入前500名的只有19所法國大學。
以歐洲來說,前幾名向來是英國大學的天下,有6所大學進入前100名。緊接在後的是有5所大學進入排名的瑞士,以及有4所大學進入排名的荷蘭與德國,法國與瑞典同列第5。位於南半球的澳洲繼續稱霸全球第2,與英國平起平坐。中國則表現吃力,僅有3所大學進入前100名。
以歐洲來說,前幾名向來是英國大學的天下,有6所大學進入前100名。緊接在後的是有5所大學進入排名的瑞士,以及有4所大學進入排名的荷蘭與德國,法國與瑞典同列第5。位於南半球的澳洲繼續稱霸全球第2,與英國平起平坐。中國則表現吃力,僅有3所大學進入前100名。
蒙彼利埃第3大學(Université Paul Valéry Montpellier 3)私法學副教授Yann Bisiou指出,「排名優秀的大學有兩個共同點:預算驚人,用英語發表論文。」ARWU排名會統計諾貝爾獎和費爾茲獎(Fields Medal)的獲獎校友、教授,發表在《自然》(Nature)與《科學》(Science)這類英美期刊上的文章更是評鑑中相當重要的一部份。Bisiou指出,「這種評鑑方式對某些學校,比方說中國的大學不利,因為有些研究發表並未翻譯為英文。」Bisiou與許多法國大學都對ARWU相當不滿,認為這是一份「完全沒有意義」的排名。他主張應該將「領域」這個面向納入考量,畢竟這項評鑑「排除了所有人文社會科學及文學,使得在這些領域表現優異的巴黎5大(Université Paris Descartes)排名僅介於150至200。」
索邦大學校長Jean Chambaz雖表示他不會「為了排名汲汲營營」,不過他對該校排名「非常滿意」,並對該校的「法國研究型大學龍頭地位」感到相當欣喜。他認為該校排名反映了其「研究團隊的優秀與活力」。此外,索邦大學數年來皆經常表現良好,因此爭取到更高的國際知名度。「排名引起的媒體迴響當然也是學生選校時的考量之一,畢竟這在一定程度上能夠提升校譽。」
索邦大學校長Jean Chambaz雖表示他不會「為了排名汲汲營營」,不過他對該校排名「非常滿意」,並對該校的「法國研究型大學龍頭地位」感到相當欣喜。他認為該校排名反映了其「研究團隊的優秀與活力」。此外,索邦大學數年來皆經常表現良好,因此爭取到更高的國際知名度。「排名引起的媒體迴響當然也是學生選校時的考量之一,畢竟這在一定程度上能夠提升校譽。」
不過,Chambaz同意Bisiou的看法,認為評鑑時應當考慮到各大學之間的經費差異。Chambaz校長開玩笑地表示「我們的性價比相當高。本校年度預算為6億5千萬歐元,必定難以與預算動輒數十億的美國大學競爭。」
文章轉自:教育部電子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