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6年12月1日 星期四

英德對話 雞同鴨講?

德國人說話直腸子;英國人說話彎彎繞,政治文化也不同。如此一來,梅首相和默克爾談脫歐,雙方是否都感覺如同對牛彈琴?
德語裏有一點,英國人真的永遠很難適應。這就是,怎樣說yes「是」,和怎樣說no「不」。
我的英國朋友傑西卡給我講過一件小事,凸顯這個問題。她在倫敦上學期間,到德國去做交換學生住進一個德國家庭之前,老師讓大家坐好聽訓話。
老師說,「好了,各位同學,如果有人給你端上吃的東西、你又確實想吃的話,一定要說yes,不要說no。」這些女生可都是家教良好的淑女,通常情況下,別人遞過一盤餅乾,淑女肯定首先會說,「no,怎麼好意思呢……」然後等著對方繼續勸,然後才能優雅地讓步,說,「那好吧……」
老師耐心解釋到,「在德語中,no的意思就是no,人家不會再接著勸你吃餅乾了!」傑西卡記著自己當時曾想,德國人真怪。很明顯,學校有過這種經歷:學生回來後抱怨快餓死了。
在英式英語中,no的意思可能是yes,也可能是no。還有,「也許」、「可能」、「確實,但是……」意思既可能是no,也可能是yes。一群英國人討論去哪兒吃飯,通常人們會說「我隨便」,或者「我不在乎」,儘管所有的人其實都很在乎。
對英國人來說,這不是個問題,因為潛台詞很明確。但是從外面看一看,在德國人眼裏,這真是莫名其妙。
我猜想,文化差異也許導致了我們現在在脫歐問題談判上遇到的交流問題。
去年,時任英國首相卡梅倫曾試圖勸說德國總理默克爾允許英國和歐盟達成特殊協議,不參與人員自由流動、但是可以留在歐洲單一市場內。默克爾說 no。她的意思真的就是no,而不是「你要是使足了勁兒勸、我這個no也許就可能是yes」的那種no。
英國公投前,默克爾又說了一次no,她的意思還是no。不久前,英國現任首相特里莎·梅去布魯塞爾開會,默克爾的答覆還是一個no。她可能都不知道怎樣才能表達的更清楚了。
儘管如此,在英國,政客和記者還在沒完沒了地問:默克爾到底在想什麼?議會中人們談論的還是英國如何才能說服德國、允許英國拿到單一市場中最好的那些優惠。不越紅線、不露底牌什麼的叨叨了半天,人們還在繼續猜測如何詮釋柏林發出的信號。
事實其實很簡單。默克爾說的就是她心裏想的。倫敦好像還是沒聽懂,德國政客越來越煩躁。對柏林的許多人來說,你要不就留在單一市場、享受所有的特權就要盡所有的義務,要不就出去。德國人不懂,這兩種選擇到底要哪一種,英國人為什麼就不能明說呢。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困惑也是可以理解的。德國和英國並不僅僅交流方法有差異,政治文化也截然不同。
英國政壇充滿對抗性,有混戰、有對攻,我們都習慣了那種聽上去是一個意思、實際上卻是另一個意思的說辭。在英國,政治需要激動人心,才能保證選民和記者感興趣。所以,華麗詞藻司空見慣,偶爾說幾段假大空過一陣子再往回收,通常也會被原諒,特別是如果期間還能搞搞笑、幽默一把的話。
在德國,政壇有達成共識、構築聯盟的傳統,這就意味著,合作、妥協比擺出一付猛男姿勢更被人看重,有話不直說不會被原諒,反倒會被看作不誠實、太糊塗、效率低。
德國政治辯論的風格肯定會把大多數英國選民催眠,但是在德國人看來,英式辯論令人費解地不一致。事實上,有個詞很能說明問題。在德國,經常聽到人們說konsequet,大意就是「一致」。保持一致是很受器重的美德,意味著你說到做到,做不到就要承擔後果。也許有人會說了,最近在英國政壇,沒能看到太多這樣的表現。
這些不同的價值觀念、政治風格,如果僅僅留在各自國家內部的話問題也不大,但眼下要在布魯塞爾談判,我們看到的還是兩個差異很大的國家彼此不理解對方。
在英國議會西敏寺,脫歐的意思就是脫歐,但是對梅首相來說,她最好也還是別忘了,在德國,no肯定就是no。
如果今後磋商期間,默克爾確實請梅首相吃餅乾的話,梅首相最好還是接過來。否則,盤子可能就再也不會端上來了。
文章轉自:BBC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