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年10月16日 星期三

在國外找不到指導教授怎麼辦?研究生該學會自己看著辦!

2019/09/28王敏而/業餘知識分子
又到了 9 月開學季,留學生們紛紛離開台灣,到各自的學校準備迎接新的學年。在跟筆者身邊的一些留學生朋友們聊天時,有一個有趣的經驗是:許多人時常會抱怨自己跟指導教授見面的時間好少。這種老師都找不到人的狀況往往讓他們備感焦慮,當細問大家跟指導教授見面的頻率是多少,答案從 2 、3 週一次到 1 個月一次不等。但當筆者說出自己跟指導教授大約是每 2 到 3 個月才會有一次大約半小時的會面時,朋友們都詫異地問說:「見面時間這麼短怎麼夠?」為了討論見面頻率和時間的問題,下文由指導教授和學生兩個面向,分享筆者的一點心得。
指導教授的時程規劃
老師們需要處理的事情是相當細瑣且繁雜的,日常除了被例行性的教學、行政事務纏身,可能還需要參與文章的審閱或是研討會的籌辦,更要想辦法抽時間從事自己的研究。指導研究生固然也是大學教授相當重要的一項任務,但往往老師不太可能有時間和心力提供所有學生(特別是每一位教授不可能只收一兩位學生)鉅細靡遺的指導,讓學生可以亦步亦趨地跟著執行。老師們通常會希望研究生──特別是博士生──已經具備一定程度的自主性。
這也是為什麼在英國指稱自己指導教授的時候,不一定是用 supervisor(有監督的意思),有時也會聽到 advisor(顧問)這個詞,意即研究生才是自己研究的主要負責人,老師的角色只是從旁協助並提供建議。
奠基在雙方事前準備上的見面
回到筆者與指導教授會面的時間長度。雖然會面只有短短的半個小時,但在事前筆者跟老師都會有相當充分的準備,讓這半小時的討論能發揮最大的效率。通常在見面一個禮拜以前,筆者會將過去兩個月的寫作內容先行傳給老師閱讀,老師則會在前兩到三天左右回覆,信件中會有關於內容大方向的建議,也會有細節如英文用詞的潤飾。
所以在見面之前,筆者跟老師對於這次見面大概會討論些什麼,心中都已經有大致的輪廓。見面以後可以直接切入重點──老師對筆者寫的內容做出更多深入的建議,筆者則是回應老師的提問,或是提出其他在寫作過程中產生的一些疑問。
如果最近沒有寫作進度,討論的重點就會放在後續時程的規劃:資料蒐集順不順利,有沒有經費可以支持這些需要在東亞各地區從事的研究,有沒有預計參加什麼研討會,這些研討會在後續的論文寫作中會扮演什麼角色云云。
討論完論文,我們也會聊聊生活:放假有沒有計畫到哪裡旅行,有沒有其他獎學金申請的機會需要老師幫忙寫推薦信,也聊聊英國學術圈的就業市場和英國脫歐的問題等等,不一而足。
最後在會面結束前,也會訂下接下來的研究進程。例如筆者最近一次(7 月初)與指導教授見面時,最後的部分就是訂下:暑假結束時,預計要完成論文其中一章的草稿。因此,在半個小時的會面後,筆者從 7 月到 9 月就有了明確的寫作目標與進度。
換言之,雖然見面的時間不長,但在雙方都有充分準備的前提下,討論的密度相當高,也絲毫沒有過於倉促的問題。
當個會自己看著辦的研究生
在筆者之前的文章中,曾從英國學期制度的角度切入,來討論自主時間管理的重要性,然而在台灣「開學/假期」的二分法邏輯中,這往往是最被忽視的一塊;筆者也曾撰文分享人文學科生在選擇攻讀博士學位之前該想過的一些問題,希望能幫助讀者做出對自己最好的選擇。
在過去高學歷等於就業高競爭力的脈絡下,讀大學、大學畢業後繼續讀研究所是一個理所當然的選擇。只是當學歷在就業市場上已經不再是優勢的時候,自主思考的能力就更形重要,畢竟當前的社會已經很難再有一條四平八穩的道路可以依循。到了研究生的階段,已經不能只被動地接受現有知識,更應該學習如何自主開創屬於自己的藍海。因此,如果在國外留學因為種種的原因,一直無法與指導教授碰上一面,與其焦慮著「找不到老師怎麼辦?」也許更應該試著想想「那我能怎麼自己看著辦?」
更多精彩報導,詳見《換日線》
※本文由換日線授權報導,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